综合新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穆鲁做客第二期李政道大师讲坛
11月5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穆鲁教授受邀做客第二期“李政道大师讲坛 “,为李政道研究所师生及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光源、张江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致远学院和张江高等研究院等校内外50余家单位的近300名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同时吸引了2700余人线上观看。本次讲座由李政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主持。
在开场致辞中,张杰深情回顾了他与穆鲁长达20余年的深厚友谊及共同参加过的活动,包括2018年穆鲁邀请他一起参加的诺奖晚宴。他高度赞扬了穆鲁在超短超强激光技术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以及对人类科技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并憧憬超短超强激光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讲座伊始,穆鲁便以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热情幽默的演讲风格,吸引了全场听众的注意力。他首先介绍了自己及其团队在极端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一直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最短最强的激光脉冲。在阐述这一成果时,穆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原理: CPA技术首先通过展宽器拉伸种子激光脉冲以降低其峰值功率,随后展宽脉冲进入增益介质进行能量放大,最后放大脉冲进入压缩器被压缩脉宽至飞秒(10-15秒)量级,同时脉冲的峰值功率能极大提高到拍瓦(1015瓦)量级。此外,穆鲁还展望了未来激光脉冲从飞秒进一步缩短至仄秒(10-21秒),脉冲功率从拍瓦进一步推进至泽瓦(1021瓦)的前景。随着讲座的深入,穆鲁进一步探讨了极端光学在连接光学与基础高能物理方面的桥梁作用。他指出,极端光学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基本性质,还为下一代紧凑型粒子加速器、实验室天体物理、核废料嬗变处理、太空垃圾清理、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等相关方面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穆鲁教授最后分享了他对于未来科学发展的展望,让在场的师生们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在问答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涉及当前技术的挑战、极端光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加强物理科研直觉能力等多个方面。穆鲁教授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交流结束后,张杰代表李所向穆鲁颁发了“李政道大师讲坛”嘉宾纪念牌,并赠送了李所的“天问”长卷, 以此表达对穆鲁的敬意和感谢。
在报告前,穆鲁在张杰院士、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向导、李所副所长刘江来、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教授陈黎明以及李所青年学者徐东莲等的陪同下,参观了李政道研究所的暗物质实验室、海铃实验室、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以及张江高等研究院的超快电子衍射实验室。穆鲁对实验室的设备和研究成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和赞赏。
报告人简介
杰哈·穆鲁教授是法国科学家,电气工程和激光领域的先驱。他因与博士生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一起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而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开辟了实现超高功率激光的新途径,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推进到相对论和极端相对论领域。穆鲁教授曾在格勒诺布尔大学攻读物理学,后在巴黎第六大学学习,并于 1973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他移居美国,成为罗切斯特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教授,并在那里完成了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
穆鲁教授在超快激光、高速电子学和医学领域做出了众多贡献。他因其突破性的科学发明获得了多个著名奖项,包括2009年美国光学学会颁发的 Charles Hard Townes 奖和2018年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亚瑟·肖洛奖等。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